2024年11月19日,驻伊拉克使馆青年外交官前往巴格达东南郊外,探访一所拥有中国名字的乡村学校——振华希望学校。
11月的伊拉克郊野暑气褪尽,秋意清凉,底格里斯河两岸一派葱茏景象,足证两河流域数千年的富饶。但车进村后,沿途却衰草连天,门圮墙颓,暴露出连年战乱给这片土地留下的满目疮痍。同志们还在喟叹伊拉克城乡振兴任务艰巨,一所现代感十足的崭新学校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突然映入眼帘。采用现代设计的米黄色教学楼,外观淡雅肃洁,巧妙融合中华和阿拉伯文化审美。走廊宽敞明亮,墙上挂着学生们的绘画作品和各种荣誉证书。教室里,孩子们坐得整整齐齐,正聚精会神地听讲,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在荒秽肃条的巴格达远郊,振华希望学校犹如伊拉克国花红玫瑰,娇艳欲滴,绽放出蓬勃的生命力。
校长阿马尔动情地告诉我们,伊拉克连年的战乱严重破坏了当地教育基础设施。振华石油援建的这所学校是鲁萨法地区第一所现代化示范学校。在这所希望学校建成前,孩子们只能在简易板房或改装后的集装箱里上课。是中国企业给了孩子们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这所学校不仅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更是中伊两国友谊的见证。同行的振华石油负责人表示,企业在附近开发油田,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在助力伊拉克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馈当地社会。在教育和石油部门的协调下,振华累计投资230万美元历经两年建成了这所学校,今年9月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有18间配备中国智能教具的教室和6间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多功能厅、图书馆、足球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负责此项目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说,“我的孩子和他们同龄,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教育是保障国家长远发展的根基,我们真诚希望能为这个仍然处于战后重建阶段的国家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
徐海风参赞向校方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愿同阿拉伯国家一道,把中阿关系建设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杆,广泛惠及双方人民。中国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振华希望学校正是这一中国智慧的生动体现。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得到伊民众盛赞。一个个民心相通、情感交融的小和弦谱写演绎了中伊友好的大合奏,让中伊深厚的传统友谊历久弥新,也为伊拉克长远发展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我们鼓励和支持更多在伊中资企业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看到陌生的面孔,孩子们没有丝毫害羞退缩,而是报以一声声热情的“你好”。5年级的法蒂玛兴奋地说,每当看到中国人的面孔她都感到格外亲切,因为这让她想起了无私帮助他们的中国叔叔阿姨,是他们的爱心和支持,让她有机会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她很向往中国,希望未来有一天能到中国去看看。法蒂玛的班主任说,她经常告诉孩子们,中国人民是伊拉克人民的好朋友好伙伴,不仅要学好知识,更要懂得感恩,将来自中国的善意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未来积极回馈社会,为伊中两国友好添砖加瓦。
青年外交官向学校赠送了一批讲述“中国故事”的阿拉伯语图书,涵盖中国历史、文学、艺术、中文教育等方方面面。书香传情,希望这些书籍能帮助孩子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将来也成长为中伊友谊之桥的建造者和维护者。